专精特新
中小企业强化竞争力的利器
"专精特新"四个简短字眼,却有着深远含义。通过追求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及创新化的道路,中小企业得以加强自身在特定市场的竞争力。例如,以某特殊零部件生产为主的企业,通过持续增强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,逐渐确立了该行业翘楚地位。这种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,同时也为其拓展更大市场空间奠定基础。
要想成为专精特新的企业,需符合特定条件。首先,需在特定细分市场运营超过 2 年;其次,上年度研发费用不得低于 100 万元,且占营收比例至少达 3%;再次,主业年营收大于等于 1000 万元,或虽然低于,但近 2 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(合格机构投资者实缴额)须达 2000 万元以上;最后,评价得分需高于 60 分,或满足以下任一条件:近三年获省级科技奖且名列前三;或获国家级科技奖且名列前五;近两年研发费用均值超 1000 万元;近两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(合格机构投资者实缴额)达 6000 万元以上;近三年入选"创客中国"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 500 强企业组名单。
政策扶持
专精特新企业的坚实后盾
近年来,国家与地方政府为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,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专精特新企业扶持政策。这些政策犹如甘霖,有效解决了企业在资金、技术、市场等方面的困境。
财政补贴方面,政府提供专项资金支持,协助企业开展技术研发、设备升级等工作。税收优惠政策亦减轻企业负担,使其有更多资源投入生产和发展。融资支持更为企业提供有力支撑,确保其在资金需求时得到及时援助。
做好规划
通向专精特新之路
中小企业应尽早确立自己在专精特新企业中的定位。在行业分析方面,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筛选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中小企业,特别关注涉及战略新兴产业、核心基础零部件、关键基础材料、先进基础工艺、产业技术基础及基础软件等领域的企业。以特定主导产品为切入点,企业可评估自身在重点领域的优势和潜力。例如,能够生产尖端芯片的企业,便有更大机会在相关领域中彰显实力。
巧妙运用知识产权策略也不容忽视。
若为科技型企业,可自行构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同创立研发平台,如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企业工程研究中心、企业技术中心、院士专家工作站、博士后工作站等等,进而逐步提升研发机构的层次。
此外,合理布局与主营产品紧密相连的知识产权,尤其重视Ⅰ类知识产权的应用,有助于大幅提高申报专精特新企业的通过率。
参加创业竞赛:初创企业的锦囊妙计。首先,踊跃参与创新创业比赛,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,赢得荣誉和筹得资金;更重要的是,若荣获国家级奖项,将为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加分重重。其次,高度重视研发创新。企业需不断开展各类研发活动,对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。从研发投入测算统筹,到研发支出归集及其细分披露,再至凭证及证明材料妥善保管,每个环节的执行都必须严谨细致。在此过程中,研发部门和财务部门务必密切配合,严保研发费用的精确核算。最后,实现数字化生产嫁接。在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供应链管理等环节,至少应有一项主业需要采用信息化技术来支撑,以此提高生产效益及运营管理能力。同时,提升质量管控水平亦至关重要。企业可争取获得省级或以上质量奖励荣誉,完善质量管理体系,争取ISO9001等品质管理体系认定,甚至拥有自己的品牌。
专精特新
企业腾飞的助推器
跻身专精特新行列,如同叩开通向成功的大门。税收优惠无疑是其中一大亮点。企业可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,自行计算扣减额度,从而有效降低税负,增强盈利能力。
政府补贴专项资金同样不可忽视。
政府为专精特新企业拨付一次性奖补资金,数额在20万至100万间不等,视地方政策而定。这笔资金将极大促进企业科研及创新活动。
银行贴息政策能大幅削减企业融资成本。银行可能会补贴部分企业贷款利息,以减轻其财务压力,提升盈利水平。
部分银行甚至为专精特新企业定制巨额贷款方案。
比如,部分银行对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和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的授信上限高达3000万元。这类贷款可满足各领域资金需求,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。
在市场竞争中,专精特新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将显著提升。
这意味着企业获得“优质”标签,有利于树立良好形象,吸引更多客户和合作伙伴。
同时,企业将更加重视产品研发及生产,提升品质与性能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
融资渠道亦将得以拓宽。除银行贷款外,企业还可借助股权投资及债权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,为事业发展增添更多选项。
技术创新力将进一步提升。鉴于专精特新认证关注企业科技创新实力,获认定企业常会受益于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支持和资源配置,从而有望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。
人才引进与培养更为便捷。企业声誉提升将吸引更多精英加入。同时,企业亦可为员工打造更优发展平台及福利待遇,以留住人才,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人力支撑。
政府还将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个性化政策援助,涵盖财政专项资金、技术创新支持、市场拓展扶持等。此类政策扶持将协助企业应对发展难题,推动企业迅速壮大。
小结
总而言之,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之道。
通过专精特新战略,中小企业可提升竞争力、获取政策扶持、引领创新发展、塑造企业形象与品牌。故此,广大中小企业应积极投身专精特新,致力于成为行业翘楚,为自身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